台灣整外主任交流論壇

標題: 终于判了!外科醫生鲁莽手術致患者 8 死 1 重伤,被同事联名举報 [打印本頁]

作者: admin    時間: 2022-7-4 16:27
標題: 终于判了!外科醫生鲁莽手術致患者 8 死 1 重伤,被同事联名举報
据 Science 報导,外科大夫保罗·马基亚里尼(Paolo Macchiarini)于 6 月 16 日在瑞典索尔纳处所法院被判犯有「造成身體危險」重罪,缓期履行,刑期時长不决。

這也是污名昭著的「马基亚里尼案」第一次在法庭被科罪。

11 年前,因為在「人工气管移植」范畴的成绩,這名外科大夫曾被誉為「干细胞移植的前驱」和「全世界气管移植第一人」,這一手術也被称為「再生醫學的冲破」。

但很快人们發明,9 位接管了人工合成气管移植手術的患者中,有 8 位在術後 4 年内因并發症灭亡,仅存的一例最後也證明底子不必要举行手術。2015 年,在四名同事的英勇检举下,其扯谎成性的罪行才逐步败事。2017 年,瑞典的查察官指控马基亚里尼犯有差错杀人罪,随後因證helloav,据不足撤诉。2020 年法庭从新审理此案,直至本年 6 月初次宣判。

這名外科大夫曾被一度視作醫學范畴的闪烁新星,钻研功效登上《柳叶刀》,若何被戳穿為一個毫无底線的學術骗子、在患者身上冒失實验的犯法者?

一跃成名的醫學明星

2008 年 6 月,初夏的巴塞罗那静寂静,一場史无前例的手術正在這里悄无声气地举行。

一名年青的女性患者由于傳染了紧张的肺结核,致使全部胸部塌陷,進而呈現左支气管萎缩,生命弥留,亟需举行手術醫治。

傳统的手術方法,是从器官捐募者身上取下一段支气管,直接举行器官移植。這类方法存在一個弊病:患者術後必要毕生服用大剂量免疫按捺藥物,用来防治排挤反响。

為领會决了這個問题,手主刀大夫采纳了一個前无前人的法子。

从器官捐募者身上取下一段气管後,他先是洗除软骨组织,随後在這段气管上植入了患者的骨髓干细胞,最後再将气管植入患者體内。他的理论很简略,患者的干细胞可以或许附着在气管上,發育分解成正常的气管组织,而且不會呈現免疫排挤反响。

這場本无人問津的手術,刹時点燃了全球的热忱,多家媒體對之大举報导,「再生醫學的里程碑」、「全世界首個被樂成缔造出来的人工器官」等溢美之词不停于耳。

而手術暗地里的主刀大夫,是個帅气又富有魅力的中年意大利汉子,他叫保罗•马基亚里尼(Paolo Macchiarini)。本来默默无聞的他,一举俘获了全部科學界的心,成為再生醫學范畴的前锋。

2010 年,马基亚里尼遭到了瑞典卡罗林斯卡醫學院的青睐,成為一位拜候傳授,這里是诺贝尔奖委員會的地点地。自 1901 年以来,卡罗林斯卡醫學院一向是颁布诺贝尔心理學或醫學奖的機構。

只是谁也没想到,在随後的数年里,這個汉子却以一己之力差点致使昔時的诺奖被取缔——固然,這是後话。

巴塞罗那的小试牛刀今後,马基亚里尼又做了几場雷同的手術,他很快就發明了這类法子的局限性——器官捐募者的数目总归是有限的,支气管供给早晚會跟不上手術量的增加。

因而在 2011 年,马基亚里尼發現了一种新型质料,而且用這类新型质料制造了人工合成气管。依照他的假想,干细胞可以在人工合成气管上继续發展,终极酿成「活的气管」樂成融入患者的呼吸體系傍邊。用這类合成气管替换捐募者的支气管,将會完全解脱器官供给不足的限定。

三重汽車借款,
万事俱备,只欠患者了。

马基亚里尼向全欧洲發出了招募患者的動静,没過量久,就有一名来自冰島的支气管瘤患者找到了他。

這位患者的气管上有一颗迟钝發展的肿瘤,已长到了高尔夫球的巨细,几近堵住气管。一起头,他回绝接管這类創始性疗法,但在和大夫及家人切磋後,终极仍是赞成在马基亚里尼這里试一试。

手術團队起首對患者的气管举行 CT 三维成像,并按照扫描成果用新型质料搭建了一個多孔的支架。這個支架随後被种上了从患者體内提掏出的干细胞,然後在量身设计的生物反响器里孵育了几天用以構成结缔组织。

终极,支架被送到卡罗林斯卡醫學院,在那邊,马基亚里尼举行了一場长达 12 小時的移植手術。

與 2008 年的手術比拟,這場手術可以說是「革命性」的,這是人类汗青上第一例人工质料组织工程器官+干细胞樂成移植。手術的具體陈述终极颁發在了醫學顶级期刊《柳叶刀》上,马基亚里尼在内里大谈本身在人工气管移植临床施行中得到的「功效」。

那一刻,全球都深信,马基亚里尼的新型疗法彷佛真的如预期的那般奇异。

冰島病人的「樂成」,也讓马基亚里尼的小我名誉达到了极点。很快,全世界的患者纷繁慕名而来:第二例是一名 30 岁的美國男人;第三例是一名 22 岁的土耳其女性……从 2011 年到 2014 年,马基亚里尼前後為 9 位患者换上了人工合成气管,他乃至放出豪言,将来将會招募 100 名患者举行植入手術。

站在再生醫學的風口上,猪也能飞起来,只是這場風没能刮多久。

眼看他起高楼,眼看他楼塌了

最早呈現問题的,是曾信赖马基亚里尼的病人们。

2011 年末,在接管手術半年今後,冰島病人就呈現了術後并發症:人工合成气管脱落。2012 一全年他都几近在病院急救中渡過,并于 2013 年 1 月归天。尸检陈述显示,灭亡缘由是慢性肺部傳染、肺栓塞和支气管脱落。

美國病人于 2011 年 11 月接管了手術,他在術後回到了美國,瑞典大夫没法跟踪他的希望。直得手術 3 個月後,大夫们才忽然得悉他死在家里了。

土耳其病人的遭受则最為惨痛。

接管人工合成气管移植後,她很快就呈現了紧张的并發症——呼吸道大量發生黏液,每 4 個小時就必需清算一次。這就恍如头被人摁在水里长达 4 個小時,直到快梗塞時才被救出来,紧接着又被摁進去……

手術 6 個月後,人工气管又呈現了解體,马基亚里尼不能不植入了一個新的。可第二次移植不但没能解决問题,反而讓患者呼吸道的排泄物進一步增长。

在接管醫治的 5 年里,土耳其病人履历了数千次支气管镜查抄和数百次手術的熬煎,终极于 2017 年 3 月在痛楚中归天。

据统计,9 位接管了人工合成气管移植手術的患者中,有 8 位在術後 4 年内灭亡,仅存的一例最後也證明底子不必要举行手術。

不竭呈現的灭亡病例,狠狠给了世人一记耳光。

人们這時辰才恍然發明,這位一跃成名的醫學新星,現實上不外是個彻彻底底的骗子而已。他在明晓得患者存在紧张術後并發症的环境下,依然選擇坑骗互助火伴與审稿人,在《柳叶刀》等论文中强调病人的病愈状態。

纸毕竟包不住火,學術界對马基亚里尼的质疑声浪愈来新屋通水管,愈大,一場揭穿他恶行的斗争正式打响。

最早吹哨的,是马基亚里尼曾的 4 位互助火伴。

在發明受到坑骗今後,愤慨的 4 人立即開展了查询拜访,他们收拾了一份长达 500 页的陈述。陈述显示,马基亚里尼除在论文中捏造数据强调病人的病愈状態,還强调病人的病重水平以知足怜悯利用的尺度,和多起彻底没有颠末伦理品德委員會审批的人體手術實验……

2014 年 3 月 7 日,這份查询拜访陈述被摆在了時任卡罗林斯卡醫學院院长安德斯·汉姆斯滕的案头,但举報人们并无等来等待已久的审讯,學院方面像着了魔同样冒死保护马基亚里尼。

确切,卡罗林斯卡醫學院有足够的来由去保护马基亚里尼,由于他是黉舍的一棵首要的錢树子——前文說起的那項招募 100 名患者的國际临床項目,将為學院带来数百万美元的當局拨款;學院還筹算與本錢互助,在香港建一個投資跨越 45 亿美元的干细胞中間,给亚洲患者举行气管移植……

當款項與权利互相勾搭時,科學與公理就有点势单力薄了。為了能讓举報者们完全闭嘴,學院祭出了「打压+洗白」的组合拳。

枪打出头鸟,最早受到抨击的是举報人里最活泼的格里尼莫。

马基亚里尼先是操纵本身的名望與影响力,在學術界分布谎言,责怪格里尼莫盗取本身的實行数据,紧接着學院方「心领神會」地對格里尼莫立即開展了片面查询拜访。

這通骚操作樂成地讓初出茅庐的格里尼莫申明狼籍,从那今後,他再也没有收到過一笔科研經费。而其余几人也遭到了诸如降职、停工和辞退等不公道待遇。

在权利機構眼前,科學家是眇小的,几位吹哨人刚起步的科學生活就此夭折。

2015 年 4 月 16 日,學院品德委員會颁布發表查询拜访成果,矢口不移马基亚里尼没有問题,否認了關于學術不真個指控。但很较着,這其實不能服众。

見质疑声仍是没有消停,昔時 8 月,院长安德斯·汉姆斯滕举辦了一次消息公布會,再次颁布發表马基亚里尼没有學術不端。

學院方的冒死粉饰,反而此地无銀三百两。

终极给他们致命一击的,是瑞典電視台在 2016 年 1 月播放的一部暗访记载片 《Experimenten》,记载片无情揭穿了马基亚里尼丧尽天良的钻研行動,讓所有觀众都理屈词穷。据统计,有近 1/6 的瑞典人旁觀了這部记载片,民意滔天,學院方再也没法粉饰了。

在公家的压力下,卡罗林斯卡醫學院對马基亚里尼這名明星傳授重启查询拜访,并向全校的职工整信認可该事務可激發對學院的信赖危機。

新一轮查询拜访终极致使時任院长、诺贝尔醫學或心理學奖评委會成員的安德斯·汉姆斯滕,時任诺奖评委會秘书长厄本·兰道自動告退。2016 年 3 月,學院開除马基亚里尼,他所挂职的俄罗斯库班國立醫學院也于次年 4 月将其解雇。

跟着 2 位诺奖委員會首要人物的下台,昔時的诺奖一样摇摇欲坠,诺奖得主阿维德·卡尔松在接管 Plos 杂志專访時,就疾言厉色地鞭策昔時的诺奖必需取缔。

二战今後,诺贝尔心理學奖从未被取缔過。幸亏,2016 年终极没有例外。

余波未了

人工合成支气管移植的故事落下了帷幕,但這一事務带来的卑劣影响仍在延续。

卡罗林斯卡醫學院在处置完马基亚里尼今後,并无放過几位吹哨人,查询拜访陈述傍邊仿照照旧裁决他们犯有學術不端举動,并举行了峻厉地赏罚——這些判罚可以轻松毁掉几位年青學者的职業生活。

「将责任归罪于举報人」,這一布满嘲讽象征的行為,激愤了全部學術界。

几位吹哨人告状了學院,為本身的职業生活而战;来自瑞典各地的學者向他们施以援手,對裁决倡议了正式投诉;乃至 Science 杂志在報导傍邊也暗戳戳举行了支援。

就在 2021 年诺奖前夜,美國聞名的學術媒體 STATnews 再度發文,鞭策卡罗林斯卡醫學院遏制毁谤,尽快還几位吹哨人明净。

時候来到本次宣判,马基亚里尼(Paolo Macchiarini)被判犯有「造成身體危險」重罪,缓期履行,刑期時长不决。虽然刑期不决,但律例显示,其被判处的「造成身體危險罪」最高刑期仅 4 年。

一位曾介入检举其恶行的同事暗示,對付這項科罪「感触绝望,與他犯下的紧张恶行比拟,這個裁决就像一记轻飘飘的耳光」。

明显,這場怪诞闹剧的余波,還远未竣事。

策動:Lnysay|监制:gyouza

1.

2.

3.

4.

5.
護髮油,
6.




歡迎光臨 台灣整外主任交流論壇 (https://mail.ztyoung.com.tw/) Powered by Discuz! X3.3